身分證上的老家
我在台北出生, 在台北長大, 住了二十幾年, 一直都認為大都市和自己是彼此相屬的. 走在街上也會昂首快步地覺得自己是個都會女子. 到了美國, 住在小城裡不太習慣. 偶爾會到舊金山逛逛享受大城市的氣氛. 舊金山和台北比起來算是小的, 人們不知道為什麼很有悠閒的氣氛. 過馬路上的行人喜歡東看西看, 一點也沒有都市裡匆忙的味道. 我從巴黎來的朋友, 在這裡住了幾十年還是想念巴黎, 一直覺得自己是巴黎女人. 的確住了大都市很難忘記那種滋味吧. 即使是公車經過揚起灰塵, 聞起來也是熟悉的味道. 有時我也會說, 呵, 真想念台北的街道啊.
從前爺爺奶奶的三合院前. 現已改種波斯菊.
然而, 我的身分證上寫的籍貫, 不是台灣台北而是台灣新竹, 是父親母親的出生地. 對新竹老家的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 不過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另一個老家. 父親在爺爺的田裡蓋了一棟小房子, 是鄉下那種很簡單紅磚水泥牆, 屋頂上露出短短的鋼筋準備未來加蓋的建築物. 因為在田裡, 所以其實算是農舍, 外面也有著種青蔥和番薯的菜園. 以前並沒有特別喜歡這個地方, 因為內心一直堅持自己是都市人, "鄉下多無聊啊," 年輕的我這樣想著. 自從爺爺奶奶的三合院改建以後, 紅瓦屋頂及灰泥米殼糊的石牆不再, 漸漸地開始覺得這間農舍才是我新竹的老家. 儘管這棟房子才不過十多年歷史而已, 比台北的家還年輕. 大概是因為心裡情感的移轉吧.
這次回去台北, 對於街聲人潮與車陣,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嘈雜了起來. 想念這麼久的天空, 回去了才發現顏色和記憶中的一點也不一樣. 夜裡躺在家裡的榻榻米上, 睜開眼盯著天花板, 聽著街上的摩托車呼嘯而過. 反常地戴了耳塞, 翻過身子繼續睡去. 在小地方住了這麼久, 我大概已經變成十足的鄉下人了吧. 出去外面看到車子和來往的人群, 突然地緊張呼吸透不過氣來, 我是鄉巴佬進城了.
父親帶我們回老家看看. 年少時代覺得無趣的農舍, 突然發現原來這麼寬闊. 院子的紅磚牆外是過去八年異鄉生活裡已不自覺熟悉的空曠田野與寬敞的天空.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覺得整個人都輕鬆起來. 在屋外自在地走來走去, 看見院子裡擺得錯落有致的盆栽和手工裝飾的風鈴. 母親高興地指給我看為了迎接我們而在冬天盛開的白玫瑰. 白色的屋子裡只有簡單的家具, 還有我習慣的稍微高一點的天花板. 好安靜的地方啊. 究竟是為什麼在這裡覺得很舒服呢?
我很希望能夠把所見到的和內心所感受到的全拍下來, 不過照的只有這些了. 回去台北到處都聽見換身分證拍照的消息. 聽說很早以前就改成註明出生地而不是籍貫了. 台灣新竹是父親母親的老家, 一陣子才回去一次. 如今自己好一陣子才回台北一次. 想到我身分證上的地名也將要換成台灣台北, 內心不禁有說不出的滋味.
標籤: 尚未分類的生活雜記
11 Comentario(s):
傻女生,那個老家才棒啊!多少台灣的阿都仔想住那種鄉村形的農舍啊!可能妳那時還小比較沒感覺。
其實剛開始我來英國時也覺得為什麼一堆人老是往鄉下跑,鄉下有啥趣的。不過日子一久,我恨不得住鄉村,能夠住在某區域的鄉村是有錢的象徵呀!!當我回去台北台中市時我確覺得那種生活不再像以前我要的生活。
一旦住習慣了清新乾淨有樹有花 最主要是沒吵雜的機車或污染的地方 就很難再回頭住以前的環境。
Anonymous,
不只是台灣的阿都仔, 我認識的很多歐洲阿都仔也很喜歡鄉村型的農舍喔. 據 S 的說法是大部分歐洲人畢生的夢想, 就是除了平時住的房子外在鄉村或海邊能有一棟度假的房子, 偶爾能去住而把繁忙的日子暫時拋在腦後.
嗯, 小時候的想法和現在的確很不一樣, 而且習慣也慢慢在改變呢. 原來我們都已經習慣現在住的環境而很難回到從前了!
奇怪~留言明明就是我
怎麼會變成anonymous 不知名人呢?
LandJ,
呵呵, 原來是妳啊! 我之前就在想到底是不是... :) Blogger 最近好像有點怪怪的喔.
不過我覺得網路真好, 可以遇到和我一樣在異鄉過日子的女生, 一起分享類似的經驗!
我們都不約而同的回去台灣呢
我也是感觸良多
不過台灣變了好多
愈來愈有高級都市的味道
也很像日本呢
剛回來
時差還在適應
工作也欠一堆
會忙一陣子
真是度假後的代價啊
肉包,
妳回來啦! 有沒有好好地玩呢?
台灣的確變很多, 我居然連路都認不得了, 還要靠身為外國人的 S 幫我帶路呢! 上個星期調時差又要上班真的蠻痛苦的, 所以我覺得下次休假一定要把 "度完假的收心操" 的時間也要預留才行. ^^;
我也是昨晚剛從台灣回來, 今天上班早上還好,到了下午就撐不下去了. 不過, 台灣真的挺好玩的, 溫泉,美食,各式名產, 美輪美奐的渡假聖地,還有夜市, 商店街,書店, shopping mall, 及 一些特別藝文活動...等高鐵通車後, 便能在短時間內, 來趟環島之旅.
這讓我想起了故鄉,想起了余秋雨,好像是他說的話:"故鄉就是先人遷徙留下的痕跡".
就像你一樣,我雖出生在台北,可所謂的老家卻在其他地方--雙溪,可惜的是我卻很少回去探望,因為大部分的親人都來台北發展,只有一些較遠的親族還在那...先人從其他地方來到福建,再渡海到雙溪,最後到台北,正是一路的遷徙~ 人類歷史也就是這樣.
穎柔,
歡迎歡迎, 有空常來!
時差不知道為什麼都是下午比較痛苦... 我有時還會有感冒的症狀出現. -_-
藝文活動聽起來很不錯呢! 這次回台灣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北美館的畫展, 覺得終於稍微有美覺的刺激了.
Ching,
說得好, 這是從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的喔. 想想我的小小離鄉也是人類演變的一小部分... 這樣似乎就比較不孤寂了. :)
我最近看了一本離鄉上東京的圖文書, 把離開家鄉的心情描繪得得很有趣, 下次有空再在這裡詳細介紹分享!
以前我們在中壢也有個老家
後來是眷村改建還是怎樣的
就沒了,變成普通的公寓式房子
連我都不習慣,住慣平房大屋的爺爺奶奶又怎麼能習慣?
每次回去我都還是想念著那個雖然很簡陋可是卻充滿我幼時回憶的地方...
kathy,
原來妳是中壢人啊!
爺爺奶奶的老家拆掉改建時我也有相似的感覺. 所以才逐漸把情感轉移到爸爸蓋的農舍, 而不是在老家原地蓋的平房. 有時想起來還會有 "那裡其實是三合院" 的錯覺呢.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