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月 14, 2013

[巴拿馬運河 2013] 連通世界的巴拿馬運河

名符其實的 World Market 產品.
圖片來源: Centsational Girl: World Market Preview Giveaway


4/10/13 Panama Canal
今日的世界感覺越來越小,到了市場可以看見南美的水果,印度的織布,歐洲漂亮的設計物品,當然還有數不清的來自中國的東西。人不出門感覺也可以知天下事,用天下貨。

我們在近十年前訂了一輛德國車。車商提供在網上查詢運送現狀的服務,於是我們每天打開電腦,可以看見載著車子的貨輪,從德國港口出發,行經大西洋,然後停在巴拿馬運河等待通行。看著自己的車子環遊世界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當車子經過巴拿馬運河準備從大西洋前往太平洋時,我內心既驚訝又感動。原來歐洲來的物品是從這條路線來的!

連接海洋的大業
其實連接海洋這件事情,遠在西班牙海權時代就已經開始構思了。十六世紀時西班牙國王兼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就下令探險隊尋找一條能加速從西班牙到達祕魯的航海道路。接下來許多人前仆後繼,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才真正開始行動。

法國的蘇伊士運河光環
從大西洋到太平洋最短的距離在哪裡,其實眾說紛紜,當時分出許多派別,有人認為最短距離是從巴拿馬切一條運河,有人認為最適合的其實是尼加拉瓜。當時成功建造蘇伊士運河的法國傳奇人物 Ferdinand de Lessep,為了想要再創生涯的高峰,因此強力推動巴拿馬運河的建設。De Lessep 因為在埃及建了海平面的蘇伊士運河,連接了大西洋與印度洋,成為法國的英雄人物,因此一意孤行堅持也要在巴拿馬建立海平面運河。



中美洲的氣候與地形和埃及的平坦沙漠相差非常遠。光是雨季的滂沱大雨就讓河水氾濫,地形險峻,除此之外熱帶氣候險惡,又有蚊蟲出沒。在當時流行的黃熱病與瘧疾,讓巴拿馬成為死亡陷阱,大部份探險隊都有去無回。

國家英雄 De Lessep 成立巴拿馬運河公司,以個人魅力說服浪漫的法國民眾出資,因為忽略了巴拿馬先天的險惡條件,金錢與人員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共花了美金兩億八千七百萬,死亡兩萬多人。許多工作人員一到險惡的巴拿馬便打退堂鼓,留下來的大多病死。De Lessep 的荒唐提案讓公司嚴重虧損,最後不得不黯然退場,準備尋找買主把公司脫手。

光環隕滅,誰來接手?
美國一直認為自己是美洲事務的老大,對於法國人竟然膽敢動美洲運河的主意,其實是袖手旁觀等著看好戲的。法國人終於失敗,到了老羅斯福當任總統時,美國開始認真考慮運河的可能性。



老羅斯福對南美的外交政策是巨棒外交 (Speak Softly and Carrying a Big Stick),也就是 "如果不聽話我就以武力打你" 的意思。當時因為連接海洋的運河過路費等於大量的金錢收入,因此運河候選人哥倫比亞與尼加拉瓜竟然相爭運河地點。美國與哥倫比亞談判不攏,於是便出兵支持當時的巴拿馬反抗軍宣布獨立。新成立的巴拿馬把會生金蛋的運河地點從哥倫比亞分出來,與美國簽署條約讓美國主導運河建設。

原本隸屬哥倫比亞的巴拿馬,是為了運河而產生的新國家。


當時醫學界終於證實黃熱病與瘧疾是由蚊子傳染,美國人在運河區鋪平馬路,去除死水區域,房屋加設紗窗,成功減少蚊蟲繁殖,讓人聽聞色變的熱帶傳染病終於在運河區消身匿跡。

精妙的掮客聰明地把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以低價賣給美國。接收法國器具的美國人,拋棄原有不切實際的平面運河計畫,改以沿著地形起伏建造閘門立體運河。對於雨季必定氾濫的查格斯河 (Charges River),則建造大壩阻擋河流,形成人工湖把河水吸收。原本經過運河路線的巴拿馬鐵路則改道行駛。

挖掘運河產生的大量廢土被拿去填壩造鐵路,山嶽變動,河川改道,這條自古以來讓許多人從大西洋彼岸前仆後繼尋找最短距離的地峽,終於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大工程。

大西洋岸的巴拿馬運河


連接海洋的立體運河
今日的巴拿馬運河,成功地在中美洲距離最短的陸地連接了太平洋與大西洋。這條運河是跨洋運貨必經之路,年吞吐量三億噸,年收入二十億美金,平均每艘船過路費一萬美金,不只是隻為美國與巴拿馬下金蛋的雞,而且也讓世界的貨物流通,搬有運無。

從巴拿馬運河航行必須經過六組閘門,三組閘門往上到達加通湖 (Gatun Lake),再經過三組閘門往下到達另一方海洋。運河一共有兩個水道,可以讓兩艘巨大郵輪同時前進。通常早上是兩洋來的船隻通過閘門前往加通湖,下午則是反方向由加通湖離開運河。地處熱帶雨林區,吞噬了水量豐沛的查格斯河的加通湖,除了提供調整閘門水位的水量之外,也成為船隻等待運河的暫停之處。

在加東湖等待運河的船隻們


想要從大西洋通過巴拿馬運河,首先進入 Limon Bay 海灣等候。閘門運作利用了水往低處流的原理。第一閘門後的水會慢慢排向大西洋讓水位降低,當與海同高時,第一道閘門便會打開,讓船隻前進在第二道閘門前等待。同樣步驟反覆直到船逐漸前進上升到加通湖為止。運河水道兩旁有牽引船隻方向的火車頭,沿著軌道緩緩前進。

巴拿馬運河地圖。圖片出處: BCC News: Panamanians back canal expansion
A: 大西洋
1: Limon Bay
2: 大西洋端的三組閘門
3: 加東湖,是吸收了查格斯河的世界最大人工湖
4: 人工切出來的河谷
5-6: 太平洋端的閘門
B: 太平洋


閘門運作原理:
1. 船在第一閘門外等候.
2. 第二閘門關閉. 水由第一閘門底部流出, 讓第一閘室水位降低.
3. 水位等高後第一閘門打開.
4. 船進入第一閘室.
5. 第一閘門關閉.


牽引郵輪前進的火車頭


打開閘門的運河


在海上交會彼此互放的光亮
在茫茫大海裡也許會讓人覺得船一進入就像小點一樣消失不見了。但是當我們前往巴拿馬運河的途中,平靜的海平線上卻出現越來越多船隻,船群有如江河匯流,因為這是通往運河的必經路線。港口也出現成堆的貨櫃與高架的機器,出現的船隻除了郵輪之外,以貨櫃居多。這些都是由歐洲或美洲東岸前往美西或亞洲的貨品啊。

太平洋岸等待進入運河的船隻。從大西洋岸坐車到太平洋岸只要一個小時,我竟然在一小時之內就看見兩大洋。


就像十年前在螢幕上的小點一般,我們與跨越大西洋的車子乘著相同路線進行。在運河裡我竟然遇見了同是台灣來的長榮海運貨櫃船。炎熱氣候下,我有如當地人戴著因 De Lessep 而出名的巴拿馬帽,皮膚曬得黝黑,打扮一付中南美洲長相,不想竟然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遇到了漆上 Evergreen 字樣的深綠色貨櫃船。長榮貨船在另外水道緩緩前進,我在船尾忍不住向同鄉揮手致敬。

他鄉遇故知 -- 在巴拿馬運河遇見台灣來的長榮海運


尾聲與未來
船上乘客都是千里迢迢前來瞻仰巴拿馬運河的。在前往巴拿馬運河的當天早晨每個人都起了大早,擠在船頂的甲板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我聽到別人這樣說: "我想要看巴拿馬運河很久了。好高興終於看到了。" 的確,這條運河集合了數百年人們的夢想,工程師們數十年前仆後繼的努力,國家英雄四處奔走推動,國際外交詭譎的鉤心鬥角與政治醜聞,甚至還產生了一個新的國家。每天無數艘貨櫃船,滿載著世界各地帶來的物品,緩緩地通過運河,準備把它們帶到另一個角落。我們每天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也許都是經過這條運河來的。

航行多天,終於看見了巴拿馬運河


在興建一百週年之後,巴拿馬政府為了應映現代貨通的需求量,決定把原有的運河擴建,增加另外一組六個閘門與新的更寬廣更深的水道。為了解決加東湖可能會遇到的水量問題,新的水道另外增加了馬達,把向低流的水抽回上層回收。在巴拿馬運河附近可以看見擴建計畫的工地,各式挖土機與堆積成山的廢土。此舉被巴拿馬人民譏為純粹為選舉而做,也引起美洲原有東西向公路運輸企業的恐慌。

但是,歷史上的第一條巴拿馬運河本身就是在各種醜聞中誕生的,卻一點也不影響它的偉大。在親眼見到了連接兩大海洋的巴拿馬運河之後,我手上拿到的從世界另一個角落飄洋過海運過來的食品,嘗起來似乎有了更深的滋味。

旅行回來在市場看到,說不定是和我一起通過運河的哥斯大黎加鳳梨



參考資料
The Path Between the Seas: The Creation of the Panama Canal, 1870-1914 by David McCullough
鉅細靡遺的一本書,是巴拿馬運河歷史的經典之作,細節連馬路上的樹與吹動樹的風都描寫得一清二楚。我在還沒去參觀運河之前讀這本書覺得呵欠連天,但是去了之後讀了卻覺得身歷其境非常有趣。

標籤:

5 Comentario(s):

At 5/14/2013 1:10 下午, Blogger Rene Wang said...

哇~能夠在巴拿馬運河上航行一定是個很特別的經驗吧~雖然覺得很多時間可能都花在等待上,但是可以看到人類工程的偉大成就,也不覺得無聊啊!

認真魔人 MG 真是太認真了!還畫水閘的示意圖!看完真的好容易瞭解!原來運河是這樣運作的呀!我以前讀小說還傻傻的以為往上游航行,就像車子爬坡一樣,加足馬力就好啦!學到新知識啦!(滿足):)

 
At 5/14/2013 7:17 下午, Anonymous 勤文 said...

MG真是才學淵博啊!以前上地理歷史課,如果老師能這樣講課,我就不會打瞌睡了.

 
At 5/15/2013 7:59 上午, Blogger material girl said...

Rene Wang,
其實沒有等很久喔! 通過一個閘門只要花半小時耶! 我們從早上六點起床看船航行靠近巴拿馬, 到通關進入加東湖停泊才早上九點半而已!
真的不會無聊喔. 船很大所以我們前後左右對著巴拿馬運河拍了很多不同照片 (顯示為觀光客 :P)
呵呵, 被妳發現是我畫的... (畫風很清楚是 power point :P) 我猜在河流航行真的可以加足馬力爬坡, 但是運河的坡太陡囉, 在短短距離要爬二十六公尺! 所以只好利用水升降來把船帶上去.

勤文,
居然把我的文章比喻成地理歷史課...zzZ
(顯示為聽到這幾個字我也想睡啊 :P)

我還很擔心大家覺得很無聊哩. 妳讀了不想睡真是太好了! ^o^

 
At 5/18/2013 9:54 上午, Blogger Miss LK said...

我最佩服MG風遊記的視野,讓我也好想去巴拿馬見證這歷史宏觀!
我自己最接近的體驗是在Istanbul, 住的旅館的早餐房窗景是橫隔歐亞兩大陸的Bosphorus, 總覺很不可思議。

 
At 5/18/2013 1:45 下午, Blogger material girl said...

Miss LK,
聽到 Miss LK 的稱讚好高興!^o^
我也很想去看 Istanbul, 在歐亞交際之間的城市,聽起來真的很了不起。有機會我也想去~(如果能泡土耳其浴那就更好了 :P)


 

張貼留言

<< Home